中華優秀文化校園計劃

中華優秀文化校園計劃致力於宣揚中華文化,每年在16間小學教授中國風舞蹈、戲劇、中國武術、朗誦/語言藝術,教導學生不同的中華傳統美德:「感恩尊重」、「仁愛關懷」、及「共融大同」。
2022-2023

仁愛關懷

簡介

「仁愛」是中國儒家核心思想之一,其理念在於關顧他人,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是儒家的經典名句,因此善德學堂選擇了忠考節義的花木蘭作為本年度主題的代表人物。花木蘭因不忍心父親年老多病,於是勇於出征,代父從軍,彰顯仁愛關懷精神。學生將透過中國武術、中國風舞蹈、戲劇及朗誦/語言藝術,詮釋及演繹花木蘭的故事。

感恩尊重

2021-2022

簡介

傳承兩千年,尊師重道的儒家思想歷史悠長,而尊重和感恩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徳。有了感恩之心,便會對世間萬物多一份欣賞和敬畏,例如能更好地體諒老師教育的付出,從而表達真摯的謝意。透過不同課程項目,例如中華傳統武術、中國風舞蹈、戲劇、朗誦以及語言藝術,讓年輕人領略和學習中華文化中的寶貴價值觀及傳統美德,履行「感恩尊重」的理念。

課程項目及介紹

中國舞有著5千年的歷史,歷經各朝文化的淬煉,承載著各族人民的文化,代代相傳。透過學習中國舞的韻及美,了解中國舞蹈及其文化。以中國風音樂教授爵士舞及中國風舞蹈,以舞步表達出故事中人物的勇敢、不畏艱辛的強烈情感,同時增強學生的肌肉、柔軟度、靈活度、平衡力及提升自信心。

透過想像力遊戲、角色扮演、及戲劇練習,當中包括「喜怒哀樂」的表情練習,分析和模仿不同人物、動物的行為狀態,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、觀察力和創造力。分析及揣摩不同劇本及角色,透過表演重現種種文化背景下,故事中人物的堅持與信念,增強學生對人物角色的理解能力及對時代背景的想像力。

古典文化中的詩詞歌賦,特別是古典詩詞,兼具語言和文化的雙重性質,透過朗誦及語言藝術課,更有效地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。訓練學生們在朗誦時音升降平曲、高低起伏的變化,聲音的抑揚頓挫及輕重緩急的節奏技巧。

武術乃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,為中國的國粹。透過學習不同傳統拳術,如:五形拳、龍形拳、猴形拳等,以及不同武術套路,如敬禮、套拳、基礎南拳及踢腿等套,讓學生更全面感受故事中的角色,同時訓練身體協調性,強身健體。

中國舞有著5千年的歷史,歷經各朝文化的淬煉,承載著各族人民的文化,代代相傳。透過學習中國舞的韻及美,了解中國舞蹈及其文化。以中國風音樂教授爵士舞及中國風舞蹈,以舞步表達出故事中人物的勇敢、不畏艱辛的強烈情感,同時增強學生的肌肉、柔軟度、靈活度、平衡力及提升自信心。

透過想像力遊戲、角色扮演、及戲劇練習,當中包括「喜怒哀樂」的表情練習,分析和模仿不同人物、動物的行為狀態,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、觀察力和創造力。分析及揣摩不同劇本及角色,透過表演重現種種文化背景下,故事中人物的堅持與信念,增強學生對人物角色的理解能力及對時代背景的想像力。

古典文化中的詩詞歌賦,特別是古典詩詞,兼具語言和文化的雙重性質,透過朗誦及語言藝術課,更有效地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。訓練學生們在朗誦時音升降平曲、高低起伏的變化,聲音的抑揚頓挫及輕重緩急的節奏技巧。

武術乃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,為中國的國粹。透過學習不同傳統拳術,如:五形拳、龍形拳、猴形拳等,以及不同武術套路,如敬禮、套拳、基礎南拳及踢腿等套,讓學生更全面感受故事中的角色,同時訓練身體協調性,強身健體。

作為時間最長的青少年中國文化藝術教育公益項目
善德學堂每年為1000+香港學生提供教育

累計項目時長

51237小時

參與學生人數

3465

培訓教師人數

245

作為時間最長的青少年中國文化藝術教育公益項目

善德學堂每年為1000+香港學生提供教育

累計項目時長

51237
小時

參與學生人數

3465

培訓教師人數

245

活動花絮

Wordpress/WooCommerce 網店設計 AdBees Digital Marketing